填補國內激光雷達全鏈條生產項目空白
朱世會岳遠征田衛東朱開國等出席儀式
德州新聞網訊(記者王志冕)10月21日上午,先導激光雷達及傳感器件產業化項目投產儀式在天衢新區舉行。項目的投產,標志著覆蓋“材料—芯片—整機”的激光雷達全產業鏈完整成形,為我國高端傳感器自主可控寫下關鍵一筆。
先導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稀散金屬分會副會長朱世會,歐洲科學院院士、丹麥自然科學院院士岳遠征,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原副司長侯建仁,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稀散金屬分會副會長唐武軍等嘉賓與市領導田衛東、朱開國、高吉剛、陳曉強共同見證了項目投產運行。
項目現場,規劃建設的8棟廠房、1棟研發樓和1棟宿舍樓已初具規模。激光器產線及兩棟封裝廠房作為首批生產產線,已具備投產條件。“企業已接到部分訂單,其他產線正進行最后階段的裝修和設備安裝。”項目負責人金維召介紹,從去年9月底正式破土動工,到如今首批產線投產,項目整體進度比原計劃提前了3個月。
激光雷達可幫助機器看清世界,在高級輔助駕駛、車聯網、機器人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我們主要生產的三款激光雷達產品,不僅能適應固定線路場景,還能靈敏避讓變道車輛、精準判斷后車速度。明年底全面投產后,預計可年產激光雷達100萬臺,實現年銷售收入80億元。”先導科技集團聯席總裁侯振富對市場前景充滿信心。
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半導體材料分會數據顯示,該項目全部建成后,將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實現激光雷達核心芯片的自主可控,并填補國內激光雷達全鏈條生產項目的空白。
“砷化鎵是第二代半導體的關鍵材料。我們的產業鏈從最上游的砷化鎵外延起步,貫穿芯片、封裝、模組直至整機,形成了完整的內部循環。”金維召說。這種模式打破了產業鏈各環節分散的傳統格局,實現了激光雷達整機的全鏈條閉環。
侯振富深刻闡釋了全鏈布局的戰略意義:“一方面,可以保障產業鏈供應穩定。項目投產后,我國在激光雷達全產業鏈上實現自主供應,進一步減少對國外零部件及技術的依賴。另一方面,可以促進產業協同創新,有利于整合上下游資源,加強企業間的協同合作,提高整個產業的研發效率和創新能力。”
先導激光雷達及傳感器件產業化項目,是第二代半導體領域的標志性項目。“先導項目全面投產后,有研項目可向先導供應關鍵靶材,先導生產的芯片也能為威訊射頻封裝、英望手機等企業就近配套。”天衢新區投資促進部部長張勇說,“這將形成以創新協同為支撐、上下游互融耦合的產業生態,激活并串聯起已有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要素,對促進形成從材料、器件模組到核心部件的相對完整的產業生態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