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獲省級獎項獲省級獎項22項,參加省試品種15個,授權專利4項,2個新品種實現成果轉化——市農科院科研能力穩步提升
德州新聞網訊(記者宋延濤通訊員王繼鵬)9月3日上午,德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與山東青霖種業有限公司就大豆新品種“德豆10號”舉行成果轉化簽約儀式。
這是市農科院科研成果轉化的一個縮影,據悉,今年以來,市農科院科圍繞生產搞科研,圍繞農民搞服務,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科研做在生產中,獲省級獎項2項,參加省試品種15個,授權專利4項,2個新品種實現成果轉化,新增2個新興學科。
在科研項目(平臺)方面,今年新爭取到位省級以上示范試點2個,分別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玉米病蟲害演替規律與全程綠色防控技術體系集成示范”試點、山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2025年大豆大面積單產提升關鍵技術集成與試驗示范縣;新增1處農業農村部農業環境德州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新爭取2處試點正等待批復文件,分別是山東省農科院“空天地農情高頻立體監測與集約共享精細服務示范工程”試點縣、農業農村部大豆栽培與產品加工現代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
在科研成果方面,1項技術入選山東省農業主推技術;獲齊魯園藝科技獎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齊魯農業科技獎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審定新品種1個(大豆:德豆10號),正在申報登記品種6個(辣椒),正在參加省級及以上區試品種15個,其中小麥5個、玉米2個、大豆2個、棉花6個;發表學術論文21篇,授權專利4項,制定并發布團體標準1項。
在學科建設方面,新增“天敵與授粉昆蟲創新利用”學科與微生物學科兩個學科。天敵與昆蟲學科,引進目前綠色“噸半糧”產能建設和我市設施農業急需的天敵與授粉昆蟲優勢種,開展蚜繭蜂防治麥蚜室內試驗和田間釋放工作;在玉米綠色生產示范區開展赤眼蜂釋放示范工作。本學科有助于構建更加系統、高效的“以蟲治蟲”綠色防控體系,推動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微生物學科,以微生物技術為核心,開展土壤有益微生物資源收集、功能菌株篩選及菌劑研發等應用基礎研究。研發微生物肥料與生物調控技術,減少農田化肥農藥的使用,助力土壤健康與耕地可持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