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姍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謀劃“十五五”的關鍵之年,做好經濟工作至關重要。市委十六屆八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立足當前形勢和德州實際,就做好全年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部署。我們要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認真落實省委“十個聚焦用力”工作要求,大力實施工業經濟“頭號工程”,以穩促進、以進保穩,推動農業穩進、工業多進、服務業快進,奮力實現一季度“開門紅”。
把握政策機遇期,搶占發展主動權。宏觀政策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能否爭取和用好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今年經濟工作的成效,更關乎能否牢牢掌握發展的主動權。保持敏銳,精準吃透政策。通過逐一對照、集體研究等方式,對國家“一攬子”增量政策和省配套政策進行全面理解、準確把握。立足全省整體布局和全市重點項目,緊密結合本部門本領域工作實際,及時制定并推出我市的加力政策,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謀劃項目,積極爭取政策。善于從政策中對接項目,緊抓中央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導向,以超常規的思維和舉措謀劃一批符合政策取向的重點項目和重大工程,力爭更多重大項目、重大產業、重要平臺納入國家、省計劃和“十五五”規劃,以政策穩預期、強支撐、增動能。講究策略,高效用好政策。要胸懷“國之大者”,始終在大局下思考問題、作出決策。抓好政策系統集成,強化市縣協同發力,實施全過程優質服務保障,確保政策精準直達市場主體,進一步提振發展信心,切實將政策機遇轉化為發展動能。
立足全市謀大事,打好發展提前量。推動高質量發展是做好新時代經濟工作的根本要求。全市上下要嚴格按照會議的部署要求,突出重點、細化措施,力求爭取更好的成效、實現更高的目標。抓戰略促消費,打造新的增長極。要抓緊抓實融入京津冀重大專項、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各項任務和重點項目落實,開展提振消費專項行動,依托文旅、賽事、促銷等活動引流擴能,更大力度實施服務業攻堅行動,培育服務業新增長點。重轉型強創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堅定不移地主攻先進制造業,狠抓企業技術改造,打通政策與技改投資堵點;加大特色產業培育力度,實現新興產業的突破式發展;超前謀劃、積極布局未來產業,強化科技創新引領,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抓改革優環境,激活發展后勁。要充分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深入推進各項改革事項,抓好系列集成改革;深入推進國資國企改革,積極穩妥盤活閑置資源資產,優化資源配置,增強發展動能;大力實施外貿突圍行動,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著力解決市場關切、群眾關心、社會關注的問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惠民生防風險,建設平安德州。統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和新型城鎮化,大力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重經濟社會綠色發展,保耕地、保就業、保生態,下大力氣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持續開展地方債務風險化解等工作,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統籌好發展與安全的關系。
攻堅克難轉作風,凝聚發展大合力。越是面臨復雜的局面,越需要我們把握發展大勢、積極主動作為,時刻保持知重負重、直面挑戰的昂揚斗志,如此才能爬坡過坎、越溝邁壑,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要以更高站位抓落實。自覺同黨中央對標對表、與省委同頻共振,堅定扛牢促進經濟回升向好的重大政治責任,圍繞全年目標任務制定科學精準高效的推進方案,做到政策把握到位、目標分解到位、措施落實到位,確保政策爭得來、項目落得下、經濟能提振。要以大局觀念抓落實。牢記“發展沒有局外人”,注重協調聯動、相互配合、同向發力,領導干部要帶頭研究政策、鉆研業務,堅決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帶頭深入一線解難題、破難題,以點帶面提升發展質效;各部門要堅決反對和整治本位主義,不搞“內卷式”招商競爭,建立工作閉環機制,圍繞工作盡職責、講配合、作貢獻,群策群力助發展。要以嚴的紀律抓落實。遵規守紀能夠為干事創業贏得充分的自由和廣闊的空間,要堅持以發展有利、群眾受益為導向,一心為公干事,絕不謀取私利,做到于法有據、不越紅線,防范廉政風險,防范底線失守,以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聚合干事創業強大合力。
(作者單位:市委政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