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幾年,國內寵物消費市場持續增長,我們公司也迎來快速成長期,想要擴大產能需要資金支持,可沒有足夠抵押物,想從銀行拿到貸款太難了。”面對走訪人員,青島基迪泰生物科技公司研發工作負責人韓鑫濤坦陳了企業發展遇到的困難。
“走訪時我們發現,像這樣的科技型小微企業普遍存在著產品研發周期長、前期投入大、融資難等共性問題。因此,我們決定把幫助這些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題作為當下的工作重點。”山東省青島市高新區紀檢監察工委書記馬剛介紹,他們推出了“事前容錯容試機制”,將新辦法、新舉措在事前納入容錯容試機制,鼓勵干部放開手腳大膽創新。
新機制立竿見影。相關部門提出可通過使用財政資金設立風險補償金,在全國首創推出“高新貸”純信用金融服務。該金融服務建立了風險分擔機制,即青島高新區財政按照貸款額度分檔承擔20%至70%的本金損失風險,讓銀行敢放貸、愿放貸。
“通過‘高新貸’,我們拿到了100萬元純信用貸款,車間擴建后產能可以提高30到40倍,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韓鑫濤說。如今,“高新貸”已累計為250多家企業授信10億余元。
近年來,該園區推行“精準問需”,通過建立“讓企業家來評價”“營商環境觀察員”“紀檢監察工委書記直通車”等調研機制,精準了解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建立企業“需求清單”,并將“需求清單”化作“監督清單”,推動高新區紀檢監察工委與各職能部門共同參與、一體推進,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需求清單”列出來以后,問題一一得到解決:對于企業提出的加快項目建設審批速度的期盼,高新區紀檢監察工委推動建設部、行政審批服務部等多個部門在山東省率先推行“承諾開工”一件事,將15份申請材料壓縮為1份告知承諾,審批效率提升50%以上;針對企業遇到的人才住房難問題,推動黨群工作部制定《關于加強“人才特區”住房保障若干政策》,在全市率先放寬產權型人才住房申請條件,先行先試人才住房轉商品住房等舉措,同時推出“即申即享”人才房,申請審批時限由7天縮短至1天,保證人才“來了有房住、留下有住房”;針對企業提出的產業鏈對接需求,推動經濟發展部強化“e企炬鏈”企業服務平臺功能,促進要素資源實現“區內企業互聯、產業生態互通”,累計開展活動20余場次,參與企業600余家,簽單額超4億元。
今年前8個月,青島高新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外貿進出口230億元,同比增長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