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林
今年國慶中秋雙節同臨,的確令人興奮,本計劃借此長假遠游,飽覽秋色,但連續一周多的綿綿細雨,既不肯痛痛快快地下,又那么綿綿不絕地、一絲絲地飄著,像一張無邊無際灰蒙蒙的蛛網,將整個天地都籠罩在它的清冷與纏綿里,著實令人有些不爽。
空氣是濕漉漉的,路上行人寥落,偶有撐傘者,亦是低首匆匆趕路,仿佛誰也不愿在這黏稠的陰郁里多停留一刻。
連日閉門不出,心中不免憋悶,遂撐起傘步入風雨之中。來到長河公園,最先闖入眼簾的,是那殘荷,夏日里亭亭如蓋的葉,如今是焦枯蜷曲的了,邊緣呈深沉的赭褐色,無力地垂著頭,像被雨水浸透的、再也無法展平的破傘;曾經嬌艷的花,連蓮蓬都已變得烏黑,孤零零地立在水中。
河邊的蘆葦,也是一片衰敗的姜黃,頂上的穗子沉甸甸地掛著水珠,風一來,便齊齊地、軟軟地搖著,發出窸窣的碎響。
再看那片槐樹林,葉子也是黃多綠少,一陣風過,便有三五片、十來片,戀戀不舍地、打著旋兒地辭別枝頭,靜靜地、安詳地,鋪滿了一地。望著這一番光景,心中總縈繞著一絲揮之不去的寂寥與生命輪回的慨嘆。
繼續前行,另一片天地竟又演繹著全然不同的故事:你看那滿園石榴樹,沉甸甸的果實已將枝條壓得彎了下來,雨水滋潤下,石榴飽滿得幾乎迸裂,帶著光澤的深紅,像一團團凝固的火焰,在這灰蒙蒙的背景下,燒得人眼窩一熱。
再走到柿子林,一個個小燈籠似的掛著,是那種更為溫潤帶著蜜意的橙紅,預告著秋日的甘甜。
更不必說遠處,那已然開始燃燒的楓樹了,雖只星星點點,卻紅得那般決絕,那般酣暢淋漓,與這漸深的寒涼相比,這紅,是何等驚心動魄!它紅在荷枯葦黃之后,紅在落葉紛飛之時,它不訴往昔的繁華,只宣示當下的充實。
信步走進郊區無邊的田野,金黃的稻谷垂首待割,飽滿的玉米懷抱金粒,豐碩的大豆搖響鈴鐺,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希望。
凋零與希望,原來并非對立,而是生命輪回中相生相契的一對孿生子。沒有這決絕的凋零,何來泥土的厚積?沒有這徹底的清空,何來重新孕育的可能?那枝頭的累累紅果,不正是凋謝了的花朵所寄予的全部期望嗎?那空曠的、似乎一無所有的田野,不正做著關于下一個春天的最豐饒的夢嗎?
細雨依舊,潤物無聲,風雨中緩緩前行,傘面的遮護終是有限,全身竟已濕透,雖感覺有點冷,但心中的郁結與空落,不知何時,已被這滿眼的紅與黃滌蕩得平實而溫潤,繼而涌起一股豁然開朗的暖意。秋是來了,帶著它的清冷與嚴肅,但也帶著它的豐腴與深沉。它教會我,不必為飄落的黃葉而傷感,因為每一次凋謝,都是對大地母親的回饋,亦是為來年新生所預留的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