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馬俊良馬新磊)10月16日,在慶云縣東辛店鎮綠森林標識工程有限公司,東辛店村民李清林駕駛著農用三輪車駛入廠房,將搶收的15畝玉米晾在防潮薄膜上。“多虧鎮政府協調了廠房,不然今年的收成就懸了!”李清林說,“玉米堆放后一旦出現發熱,必須及時通風降溫,否則很容易霉變。”
面對持續多日的陰雨天,東辛店鎮迅速行動,協調轄區企業空閑廠房,清理平整后,鋪設防潮薄膜,為無烘干需求的農戶提供臨時晾曬場地,避免糧食霉變造成“二次損失”。目前,已協調室內免費晾糧場地3處,共計2萬余平方米。
對于水分偏高的玉米,進行烘干是防止霉變的重要方式。在東辛店鎮為農服務中心烘干廠房內,濕玉米不斷送入烘干塔,烘干后的玉米順著出料口落入糧囤,玉米水分從45%以上降到14%左右,達到安全儲存標準。
“為減輕農戶經濟損失,服務中心24小時連續烘干,日烘干量近200噸,可滿足周邊40余個村莊的烘干需求。”為農服務中心負責人馬雷介紹。此外,該中心還為農戶推出上門取糧、收購、代存、代賣“一條龍”服務。
除了提供烘干服務,當地合作社還通過提高收購價格保障農戶收益。“我們根據市場行情,對本社社員同品質的玉米,以每斤高于市場價3分錢進行收購。”崔口鎮綠苑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景坤說。他的合作社采用循環式烘干塔,工作人員24小時輪班,日烘干能力約300噸。
據悉,慶云縣目前有烘干點14個,日烘干能力達3000余噸。同時,該縣組織9支“三秋”幫包服務隊,深入田間開展農機檢修和安全生產指導,全力保障秋收秋種順利進行。